9999js金沙老品牌 | 学院概况 | 机构设置 | 学科专业 | 师资队伍 | 教学管理 | 科研项目 | 党建工作 | 网上画廊 | 学生工作 | 学生资助 
9999js金沙老品牌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 
 课程建设与管理 
 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带头人 
当前位置: 9999js金沙老品牌>>学科专业>>学科专业>>正文

9999js金沙老品牌专业介绍

2023年06月15日 17:46 编辑: 赵振岭  核稿:   终审人:沙渺  点击:[]

1.美术学专业(师范)

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秉承学校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专业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美术创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乐教善教、能画敏思”,能在社会艺术机构、文化事业单位开展美育工作,成为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

毕业要求:

(一)毕业要求及指标点分解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能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素养,具有高尚师德和人文素养,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制定了覆盖本专业认证标准的毕业要求,包括“四维度、八要求”的23个分解指标点。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并在培养过程中分解落实和进行达成度评价。

毕业要求1师德规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指标点1.1 [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标点1.2 [师德准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依法执教意识,身为世范、甘于奉献,树立“四有好老师”的职业理想。

毕业要求2教育情怀

具有家国情怀,乐教爱教,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有热心、爱心、责任心。具有爱满天下的教育情怀、知行合一的人文底蕴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有教无类,能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兼有个性化的发展。

指标点2.1 [职业认同]构建职业理想和专业认同感,具有从事中学美术教育的意愿,熟悉中学美术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理解美术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指标点2.2[学为人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底蕴与专业素养,不负初心,甘于奉献。

指标点2.3[以生为本]有正确的学生观,关爱、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利和个性差异,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争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理解美术学科知识体系,美育、美术、美术教育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美术基本知识、思维方法和专业技能;掌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学科教学理论与技能;理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社会实践的联系,并能开展跨学科美术教学。

指标点3.1[学科基础]了解美术学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丰富的扎实的美术史、艺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等知识。

指标点3.2[专业技能]掌握中国画、书法、水粉水彩画、设计、版画、油画、雕塑陶艺等课程理论与实践技能,并能进行美术创作。

指标点3.3[知识整合]具有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具有外语、新媒体技术等应用能力,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运用能力。

毕业要求4教学能力

理解并运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高中美术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和作业,进行美术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形成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教学研究能力。

指标点4.1[学科知识]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掌握美术课程与学科教学论的知识与方法,充分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能将教育教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知识有机结合。

指标点4.2[从教技能]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三字书写技能,具有范画、示范演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指标点4.3[教学实践]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独立备课、上课和学业评价,开展高效的美术教学实践。

指标点4.4[教学研究]能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针对课堂教学生成的问题,进行行动研究,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毕业要求5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了解中学德育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等管理方法,能分析解决教学管理实践相关问题;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

指标点5.1[德育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基本原理与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

指标点5.2[班级管理]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掌握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方法,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

指标点5.3[心理辅导]利用美术学科特性,参与学生课外活动和心理健康辅导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有效的经验。

毕业要求6综合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能有机结合美术学科特点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能够综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艺术社团等活动。

指标点6.1[课程育人]理解美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注重课程思政,能将美育、思政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开展教学。

指标点6.2[协同育人]整合博物馆、美术馆等社会美术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力量,综合开展美术教育。

指标点6.3[活动育人]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服务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毕业要求7学会反思

了解中外美术学科与基础教育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自我反思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美术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终身学习理念与专业发展能力。

指标点7.1[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意识,初步掌握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教育的研究方法,能进行美术创作和课堂教学研究。

指标点7.2[批判思维]具有质疑、求证、判断的思辨能力,初步掌握批判性思维方法,具有反思意识,进行自我诊断、改进和发展。

指标点7.3[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把握国内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前沿和国外美术教育发展趋势,制定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

毕业要求8沟通合作

能在专业学习、艺术实践、教育实践、社会实践过程中,理解学习伙伴、社团等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具有团队精神和沟通协作的技能,获得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指标点8.1[沟通合作]掌握与人沟通的技能技巧,能在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与人进行有效交流,具备与同事、学生、家长等进行合作的能力。

指标点8.2[共同学习]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并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策略,依据美术学科性质有效开展小组学习、讨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道德素质; 

(2)掌握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创作等方面的基本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3)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科教学论等美术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了解美术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能运用美术学科专业最新理论从事美术教育;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6)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辩能力、综合分析研究能力。

近三年育人、科研方面所获荣誉:

2019年潘望森获得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9年马晴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组经作品赏析单项奖(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余洋、王勋获省级艺术论文一等奖;桂晓亮获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二等奖;郭益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6-2019年余洋、马晴连续四年获得长三角地区美术师范生教学技能展示“优秀指导教师”奖;美术学专业教师入选省级及以上教学展览7项,获奖3项。

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本专业始建于1984年,2003年挂靠安徽师范大学招生招收普通本科生,2007年独立招收普通本科生。2008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招收“学科教学·美术”专业教育硕士。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2021年,获批省级“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项目。除专业教室外还建有中国画临摹室、书法教室、陶艺工作室,版画工作室,师范生技能训练工作室。

本专业现有本科生311人,学科教学(美术)研究生为22人,合计在校生数333人。专任教师19人,获得硕博士学位18人,占比94.74%。高级职称14人,占比73.68%,另有基础教育一线外聘教师6人。近年来,专业教师获得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安徽省“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1人。

特色:

(1)教学模式特色。美术技能与美术教学技能融通,实施“双师”教学,实践教学贯穿全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2)人才规格特色。以产出为导向,培养“教育理论新、学科知识新、教学技能新”,善于教学,能美术创作,会学生管理的新时代美术教师。

优势:

(1)平台优势。拥有“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4个,建有省级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实验区,设有“中国画艺术研究所”等校级平台4个。

(2)师资结构优势。美术学专业教师教授3名,副教授10名。其中二级教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硕士生导师9人,中国美协会员3人,1人是安徽省中小学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1人是“全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资格考试命题” 专家库成员。

主干学科:美术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随课进行的实践、艺术实践(写生)、教育实习、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创作、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为4年,弹性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掌握动画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审美能力、造型基础和软件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能在影视动画、虚拟现实、数字视频制作等行业领域中从事动画相关创意与设计、制作与管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

动画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主线,突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要求。课程体系构建依据动画行业特点,形成了三平台、八模块专业课程群。三平台包括: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平台。八模块包括:通识必修模块、通识选修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专业实践模块、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模块、创新创业与学术科技模块。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造型表现、软件基础、视听语言等三个课程群,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文案策划、二三维软件、影视后期软件等三个课程群。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包括:虚拟现实、影视短片、动漫策划等三个课程群。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动画企业实践、写生、毕业论文与设计三个课程群。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动漫、游戏、数字媒体、网络等相关领域,包括影视动画创作、虚拟现实、后期特效制作、影视广告设计、多媒体设计、交互设计、数字娱乐设计等动漫、游戏、影视相关机构和企业。

专业特色:

动画专业成立于2009年,是安徽省内较早成立动画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现建有 “卓越动漫设计师人才创新实验区”“动漫实验实训中心”“动画创意与策划研究中心”3个平台。2018年获批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一流品牌专业”。

(一)培养模式

动画专业结合学科“技术性强,软件需求多”的特点,确定了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宽技术、强实践、重创新”培养模式,即“软件技术训练为基础、创意作品为核心、项目驱动为手段,学创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双能型队伍

动画专业在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实现“双百”的要求。即教师具有行业资格证书率100%;教师下企业培训、实习率100%。 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 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三)产学研合作

动画专业以动漫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在教学实践中“以学带产,以产促学,产学并举,双向互动”为理念,师生先后共同创作了安徽省共青团、安徽省旅游局等众多企事业单位动画宣传片的制作,取到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3、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视觉传达设计立足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服务省内外文化事业建设,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思维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高校院所从事数字媒体设计、信息设计、地域文化创新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复合型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概论、造型语言、设计色彩、插画设计、设计思维与创造、图形创意、字体设计、版式设计、数字印前工艺、品牌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品牌设计、UI设计、设计管理、导视设计、展示设计、动态图形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专题设计、地域文化创新设计、专业考察、专业写生、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去向:

品牌咨询与设计公司、广告公司、教育与培训机构、文化传媒公司、出版公司、网络与游戏制作公司、时尚摄影公司、展览公司、独立设计师,以及各产业领域的品牌策划部、设计部、市场部等相关设计与管理岗位。

专业特色:

本专业开办于2002年,2012年调整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校重点建设专业。视觉传达设计现有专业授课教师14人,师生比约为1:14。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硕士生导师3人,博士3人,博士在读1人,高级职称比例为50%。本专业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多元,几乎覆盖视觉传达设计所有领域,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内外各类专业设计奖项900余项。

(1)宽领域课程特色。课程与教学打破学科壁垒,柔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领域、加强各专业配合,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模块,满足本专业不同方向的个性化的需求。

(2)混合型教学特色。以合肥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为依托,以导师制为驱动,形成混合式、嵌入式、项目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专业教师积极投入到“互联网+课程”建设中来,部分课程与网络资源融合,实现资源补充优势。

(3)专业实践育人特色。通过“导师制+工作室制+项目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举措,以系统问题为导向,以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实践成果、实践效果评价方法、导师责任等措施具体化到课内嵌入、校内综合实践平台和行业实习实训的三层面实践育人体系,学生通过参与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创新性实践应用能力。

4.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应用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区域,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产品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创新能力与综合设计表现能力,能够整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与研发,适应安徽和区域产品设计企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产品形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交互设计、文创用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消费电子产品设计、家居设计、展示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企业及设计公司从事产品经理、产品外观设计等专业技术岗位。

专业特色:针对岗位需求与行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与设计公司及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进行产品设计的专业教育。

5.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区域,服务地方环境设计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与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及职业实践能力,掌握环境设计行业新技术、行业企业标准、新业态发展等知识,会项目方案设计、会绘图软件操作、会项目流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设计表达、展示设计、家居环境设计、室内陈设设计、室内装饰施工图设计、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建筑模型、景观规划设计、室内环境综合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居住建筑设计。

就业方向:

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设计。

专业特色:

环境设计专业授课教师1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研究方向、师资水平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整体优势,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较好地满足专业教学科研的需要,发展趋势良好。此外,本专业师资队伍研究方向多元,几乎覆盖环境设计所有领域。通过跨学科融合、拓展学科知识,不断整合专业优势资源,多层面、多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近年来,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主持省部级课题立项十余项,发表论文六十余篇,申请专利六十余项。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常年在第一线进行设计实践工作。设计项目包涵景观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建筑设计等不同方向,积极参与各项设计比赛并多次获奖。通过校内育人基地、校企合作育人基地以及互联网形成的网上教学平台,使更多的学术融入基地与平台教学当中。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基地与平台的教学作用,提升环境设计专业软硬件水平。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将相关课程及毕业设计模块与乡村振兴战略(乡村设计、文创设计等)紧密结合,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地与平台建设,实现产教融合、设计成果转化。

6.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学校“师范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服务省内外文化事业建设,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与艺术相融合的思维能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动手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高校院所从事服装产品设计与研发、服装制版与工艺技术、服装数字化技术及品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服装快速表现、中外服装史、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材料与创意设计、服装图案、成衣设计、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3D服装设计与应用、服装CAD、服装工艺、服装饰品设计、童装设计、服装品牌策划、内衣设计、服装专题设计、艺术采风、企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

从事成衣款式与版型设计、服装数字化技术开发与应用、品牌策划与商品企划、零售管理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与管理、生产线组织与工艺管理、质量控制与成品检验、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与开发等本专业相关领域,包括男、女、童装设计师、服装制版师、图案设计师、时尚买手、时尚编辑、服装陈列师、服装质检师等。

专业特色:

服装专业成立于2014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现有教师11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9人,实验师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11人。师生比约为1:16。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与行业职业标准全面对接,人才培养与行业知识、能力、素质衔接,与多家服装企业共同构建了产、学、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和育人基地。注重“以赛促教”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装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共获奖项约200余项。

(一)培养模式

服装专业根据各门课程具体特征和教学需要,推动教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类比教学以及传统讲授教学等方法的综合运用,精心设计问题、各种学习支架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形成本专业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课堂与远程互动结合的教学方法和应用;形成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灵活动态的实践课程体系,重点加强学生动手实操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 双能型队伍

服装专业在教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上加大力度,实现“双百”的要求。即教师具有行业资格证书率100%;教师下企业培训、实习率100%。 目前建立起了一支具有教学经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强的“双能型”师资队伍。

(三)产学研合作

服装专业以企业提供得研发平台为依托,将实践应用教学贯穿于全教学过程中。依据服装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增加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综合性实践环节,注重培养过程的理论与创新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实行产教融合,师生共同参与企业得产品研发与制作,实现了较好的成果转换。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从事服装设计、服装营销、产品搭配、服装制作配等服装媒体等本专业相关领域,包括男、女、童装设计师,服装版师,服饰品搭配师,面料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图案设计,等相关方向。

关闭


三孝口校区地址:合肥市金寨路327号(230061)

锦绣校区地址: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莲花路1688号(230601)

滨湖校区地址: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书香路(238076)

版权所有©  9999js金沙老品牌(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皖ICP备15000025号